为积极贯彻落实《海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版)》(琼教规〔2024]8号),规范和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发挥优秀思想导师传、帮、带作用,4月29日下午,学生处在书会堂召开三亚学院思想导师基础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学生处处长孙凡、学务科科长陈秀娇、全体思想导师参会,会议由思想导师管理科科长肖勤新主持。
赵福荣老师首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背景和政策进行深度解析。介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政策依据,强调了认定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和步骤。其次,详细说明了认定流程的具体步骤,包括学生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资料审核、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评定等环节。同时特别指出,申请过程中需要学生提供的认定佐证材料,并要求思想导师在审核过程中仔细核实每一项信息,确保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认定程序、认定原则、材料填报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此外还强调了数据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严守信息保密规定,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陈秀娇老师通过前期汇总各学院的问题清单,将资助政策细分为七大类,详细为各学院老师答疑解惑。同时,要求全体思想导师通过召开年级会班会、走访宿舍、年级群班群通知等方法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宣传,确保资助政策宣讲不漏一人,实现人人知资助,人人晓政策。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审,到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及助学金评议,再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以及先进个人评审,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解读,对相关的申请条件、评审流程、工作规范、纪律要求等进行了讲解。
培训会还强调了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为思想导师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兑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重要举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行动和思想统一到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上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资助精准度,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通过本次培训,全体思想导师进一步明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为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年级思想导师表示,将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未来,学生处将继续切实把“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落到实处,有力促进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推动学生资助工作迈向新高度。